邮箱:ccyty2017@163.com   电话:0913-6019666
官方微博
扫一扫,一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官方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博!

好运古建澄城村落记忆——尧头老八队

时间:2020-03-23 10:25:50     来源:遇见澄城      访问次数:0

上世纪人民公社时期,老八队是尧头大队最大的生产队,辖旧城、水硙坡、家庙前和后寨子四个自然村。和尧头所有的老村落一样,它们也是祖辈依山借势、凿洞箍窑而居形成的村庄,出门不是上就是下。谁家窑洞朝南,便引以为豪。“有钱没钱,庄子朝南”,好处是,背靠老山,三伏天,外面越热,窑内越凉。老八队紧挨老街,街道向东穿过家庙前、后寨子,绕过中学校园,和新街接轨,地理位置优越。

后寨子老村

1958年,尧头公社成立,拆了家庙前的华佗庙,建了公社大院。七十年代,公社东迁新街,这里成为尧头大队部。家庙是老八队的队委会。那时的家庙前,比老街热闹。老街因古窑熄火,繁华不再。

大队院放电影,成为多少人永不漫灭的记忆?有多少场景,像雪花已融化在脑海,又有多少场面,还历历在目!我还记得放映员杜养民老师的广播通知:今晚上映国产彩色故事影片xxx,xxx,希望广大观众前来观看,希望广大观众前来观看。得知放电影,本大队的,外大队精力旺盛的青年人,早早地从四面八方涌入家庙前。大队院外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海娃家的窑背上站满了人。不收票的话,孩子们会早早去占座;收票的话,大队院南面的高埝上会站一溜排蹭电影的。我们娃娃在人丛中穿来串去;有时会围着摊子等着喝一碗清甜的醪糟。在这儿看过几部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从《英雄儿女》到《喜盈门》!那时的电影就几个字,荡气回肠,直到钻进被窝,心情还难以平静。

家庙前月峰家的老屋

白家家庙,像一顶乌纱帽端放于家庙前。这是尧头白姓的祭祖场所。百姓聚族而居于白家城、红科和家庙前。我家跟家庙前是自家屋,后迁到后寨子。家庙前我们白家,分东中西三股,我家是东股,祖辈老弟兄十一个,都是做碗窑的。我祖父排行老八,人称“八爷”。中股是忠阳哥的舅家。西股是继祖哥家。另几户离得远,出了五服。“家庙前人有礼数”,碰着年龄比自己小的长辈,无论妇女男人,不直呼其名,不白答话,常以“xx妈”、“xx大”呼之。另外,浴子河的中咀、权家河的白家湾、蔺庄河的白家底,跟我们“是一个爷爷底下的”,还有雷庄的白家。


尧头大姓都有自己的祠堂。“白家的是家庙”,一位同姓长者强调说,确是为何?我百度了家庙和祠堂的区别。家庙是为祖先立的庙,属于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祠堂是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家庙设立之前一定有过高官,而祠堂则不需要。这样看来,白家家庙的设立是因了传说中的“白天官”了。白天官,是白家城人,名意,顺治年间进士,官至吏部稽勋司员外郎。按《周礼》吏部为“天官”,尊称他为“白天官”。他性格耿直,因为民请命,触犯了龙颜,被流放宁古塔。据说二十亩埝的天官陵是他的衣冠冢。名终埋不得,骨任朽何妨。

新年祭祖

今日的白家家庙,是2015年白家合力在原址上翻修的,增加了东西厢房。台阶正中镌刻着中华白姓的图腾,义鸟载日而行。追本溯源,尧头白姓也是源于山西洪桐县。据《澄城县志》,战国军神白起伐赵有功,封为武安君。因将相不和被赐死。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追思其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遂成郡望。白天官家谱云,其祖为避战乱,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尧头。据考古学家说,那时尧头古窑场规模很大,中心满布作坊和窑炉,他们挤不进去,只得在窑场外东北角的山卯上筑土城而居。红科和家庙前是从白家城析出的。关于白起之祖,我发现有不同说法,一说是楚平王公孙胜之后裔,芈姓;一说是秦穆公三帅之一白乙丙之后。到底谁对?各位走过路过感兴趣的,可探究探究。

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我们低年级学生胸前挂个小黑板,参观老八队在大农田平地,搞“研学游”。78年雷定哥任书记,带领社员修成了四级抽水站,水库建在庙圪垯下。一水护田将绿绕,洛河之水,一路高歌,浇灌了沿途大片田地。地下洼的铁路西、大农田、汤房田都是老八队的水地。那时麦子长势良好,杆粗穗长,割麦不用弯腰。

水库南门前是砖厂。菜地与砖厂之间只隔着一堵墙。我去那里买过菜,卖菜的老汉抽水烟,我已不记得是谁了,只记得是用菜票交换。完了走在田埂上,不住得回头看,对菜园子甚是稀奇。从菜地出来,下了坡往北走,有一孔砖窑。90年代及以前,人们大多自己倒砖自己烧,用来箍窑。倒砖的人把裤腿卷到大腿处,光着脚,挖两块泥,“啪”一声摔到斗子里,用刮泥板抹平,然后端起来翻到场子上。就这样反反复复,倒好的砖整整齐齐摆在场子上,干了以后,架起来,形成一堵墙。下了雨方便遮盖。然后装窑,烧砖,出砖。我也出过砖,一次抱两个。邻居的大哥夫妻俩就这样箍起了自己的新窑。嫂子对母亲说:“真是把苦下扎咧!”

我有空经过水库,总得逗留一阵。半亩方塘,天光云影共徘徊,几声蛙鸣。有时候碰上放水,我们小孩会沿着水渠跑,追一追水中的树枝啥的。水是灵动的,总是摄人心魄,令人神往。养育尧头的洛河,一直召唤着我回去,再看一看华山渠。我上二年级吧,当时还是老师的杜养民,带了我们几十个学生去小华山写生。其实我根本不会画,就是凑个数。这以后记住了小华山。我外婆家在刘家砭,离那近。有一次去他家,我特意拉了妹妹去游华山渠。那里青山峻拔,河水潺潺,清逸秀丽。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我常常想,今天,昔日的“小华云覆”、“西洛古渡”,还能重现吗?

1981年,尧头公社恢复乡政府,1984年改镇政府。同时,尧头村委会取代了尧头大队,各村民小组取代了原来的生产队。由于搬迁,老八队解散了。家庙前迁至汤房田,为尧头村八组;旧城迁至新街,为十四组。后寨子迁往九亩埝、庙圪塔等地,居住最分散,不集中,不愧“十三组”的名称。但外村还是习惯叫我们“老八队的”。旧城我同学李凤霞的侄儿结婚、父母葬礼,均请原老八队人参加。她大哥六十三岁寿宴,也请了老八队人,说是病不好,想见见乡邻,说说话。



改革开放后,尧头丰富的煤炭资源日益得到开发,成为镇上的经济支柱,随机涌现了一大批涉足煤炭的人物。前面提到的凤霞大哥李和平,是其中的风云人物,从尧头煤矿到渭河电厂,再到合阳二矿,他干得轰轰烈烈。其中详情,我也不了解,只是听说。

煤业谢幕后,留下的四处是房倒厦塌、杂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

2006年尧头窑上榜国家“非遗”名录,此后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陶瓷产业,致力于打造尧头窑文化旅游景区。凤霞大哥又开始致力于振兴尧头窑的工作。2012年,他带头成立了尧头窑文化研究会;斥资65万为尧头建成一座仿古牌楼,镇政府命名“和平门”,携手同姓四人翻新扩建了李氏宗祠。2015年赞助出版了李德囤先生搜集整理的《尧头古镇》一书。2016年,他当之无愧地被评为澄城县“十佳好公民”。


尧头的“非遗”传承人中,老八队的只有我的大伯父和忠阳哥夫妻俩。大伯父退休前是原县办陶瓷厂工人,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现居家颐养天年。忠阳哥正值年富力强,最为出彩,他秉承匠人精神,致力于黑瓷的传承创新,精益求精,推陈出新,至今已有成万件作品。其中的《黑釉窑变狮子罐》,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窑变可遇不可求,是黑瓷中的珍品。2019年,他走上清华大学讲堂,接受专业培训,提升自己。渭北民窑荣登象牙之塔。忠阳哥的妻子引弟快人快语,是丈夫的“经纪人”。多年来,他带着丈夫的作品四处参展,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许多名城,使得千年黑瓷为世人瞩目。他俩一双儿女目前潜心随父学艺,有望接过传承父亲衣钵。

忠阳作坊

坩土

浆泥池

澄城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刺绣和面花。我想说说我的母亲。她是老八队的“能人”。多年来,她走遍了老八队的家家户户,今天给这家蒸茧茧,明天给那家蒸馄饨。我经常放学回来不见人,一问又是给谁家蒸花馍去了。母亲的花馍,灵巧,生动逼真,简练大气,色彩浓淡相宜。一个剂子,经她手揉一揉,搓一搓,捏一捏,小兔的形状就出来了,再剪两刀,小兔的耳朵竖起来了,然后嵌两颗红豆,小兔就活了。她给人画鞋垫,随意几笔,就是一对忽闪着翅膀的蝴蝶。我曾想,只念到完小的母亲,怎么即会捏,又会画呢?也许是打小就跟着外公在窑场干活,耳濡目染吧。

静静的想想,面花其实伴随了人的一生,满满地都是祝福。有事就要蒸花馍,有爱就得表心意。一岁生日,我们会收到一对对鱼,寓意五谷丰登、吉庆有余。正月十五会收到一对对鸡和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寄语吉祥如意。女儿出嫁,娘家蒸糕,希望她以后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忙罢和春节,会送她一对馄饨,祝愿她生活幸福美满。女儿回娘家,蒸包包馍,祝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母亲蒸了一辈子花馍,默默无闻至今,70多岁的人了。还时常帮乡亲蒸馍,继续书写着无声的爱字——世上最长情的告白!


庙圪垯是后寨子的土地。站在圪垯顶上,可俯瞰东岳庙。这是尧头唯一没有完全拆掉的古庙。以前是校领导的宿舍,开会放电影就在庙前。这里曾拍了多少届学生的毕业照?我们这一届的是最后一张黑白照。谁还保留着这张相片,谁还能叫出他的名字?谁能想到许多年后还会相见!

故乡的记忆就是一张张黑白照,深邃凝重。故乡是埝畔的花儿,淡雅平和,从春开到秋;故乡是门前的老槐,无怨无悔,静静的等待。

站在圪垯顶上,可环视整个尧头。今日的尧头,是一张张彩色照,五彩斑斓。油菜花、海桃花源,千年窑场老鼠罐。今日的尧头正在大展宏图。愿故乡明天更好!


尧头窑景区北门

作者:白丽君



图片新闻

话说渭南丨探访尧头窑
(一)第一次去尧头窑,是从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