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ccyty2017@163.com   电话:0913-6019666
官方微博
扫一扫,一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官方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博!

窑头尧神庙的记忆

时间:2021-08-26 09:52:00          访问次数:0

       窑头街是个东西走向、三面临沟的“一”字型街道。供奉人类文明始祖尧、舜、禹的神庙,就坐落在窑头街西南端的坡头上。

      庙的东边,是紧接街道、南向依沟坡而建的南沟村。北边,是一条连着窑头街向西下坡、用砂石铺成的直通蒲城、白水的出境大路。西边是山崖峭壁,山崖下是比窑神庙低四五十米的西集市场。路北及西集市场西边,零散地分布着高低不平、参差不齐的村庄。南边则是近百米深的沟壑。尧神庙就修建在这三面临沟、坐北面南的山坡上。

      尧神庙原先也称三圣庙。神庙占地约十来亩,由戏院、神道、殿堂、庙院四部分组成。

       戏院建在尧神庙南最底部的平台上。从离开沟底约二十多米处修起,首先是两座面北的戏台:台基一米五高,台口八字墙和两边山墙高起;台口后退到八字墙底部,青砖砌面、青石压顶,特别宽敞高挑;台顶木结构搭建,青瓦盖顶,南北两坡流水;飞檐,与八字外口相齐;台脊和高起的八字墙脊、山墙脊,用青瓦脊兽装饰;八字墙用砖雕装饰,台口两根明柱及明檐、出相入相的隔段,都用木刻装饰。戏台上的三面墙,白色粉底,彩绘人物画。两座戏台中间,由一明两暗的走道房直通后台,并巧妙地把两戏台连接在一起,是庙宇中轴线的南端。戏院看池露天,不到两个篮球场大。看池东面是围墙,北面是七八米高用青砖砌起来的山体墙,西南角,有一孔面东的、建在山体里的窑洞,是社家招呼演戏人吃饭的地方。窑洞门口南边,有一小门,是戏散场时的专用通道。窑洞门口北边,是上行出入的坡道,坡道紧挨着看池西墙。从上面的平台望去,戏台宏伟端庄,挺拔俊俏。整个戏院布局合理,严谨实用。

        从戏院上来,就到了第二个平台。迎面是个石牌楼,面西,和西集场相通。进到平台中央,南边是砌在看池北墙上、用青石条铺顶的女儿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把这里下行到戏院的台阶拆除,改为女儿墙,上下通道改建成坡道,设在戏院西墙底。);北面是依山而建的神道,直通山顶;东西两边,是和神道浑然一体的两个小院。小院北边,各有一孔建在山体里的窑洞,东边窑洞供奉着人类始祖女娲娘娘、西边窑洞供奉着尧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鹿仙女聪明贤惠,教人缝制衣服,蒸煮熟食,教人穴居。她成婚的山洞称“洞房”,修成的山洞叫“窑洞”,这种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据记载,这里原计划要建造“光天阁”,彰显尧舜禹及其开创基业的四大臣,君臣团结,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的精神。可惜受山势所限,只能建成现在的样子。

        神道依山势而上,从这个平台中央建起。起首,安放着两个凶猛高大的铸铁狮子,接着是用青石料搭建的仪门,上镶匾额,正面“文明始祖”、背面“光彼四表”,是对尧舜禹功德的歌颂。紧接仪门的,是两边用砖墙护了起来、条形青石铺成、两米多宽的台阶。沿着神道,上四十五个台阶,是另一个平台,东西两边各建有三间面南的厦房和围墙。

        向前走两米缓步,有两个卧着的石牛,把守在这一段神道的起点上。继续走三十二个台阶,又是一个平台,这里的缓步要长一点,东西两边也是建有三间面南的厦房和围墙。两根石质华表,竖立在新一段神道的起点。再上五个台阶,就是山门。山门两侧,与平台的背墙平齐。门两边的砖雕,与门脑上的出檐挑角装饰,浑然一体。大概是因为空间限制,山门上没有神庙名称的匾额,更显得自然庄严。山门门槛外的阶面,比其他台阶要宽大许多。山门里的台阶,恰好退到门扇开开的地方。再上十七个台阶,就走完了神道,到了开阔的山顶。

        从山顶上看,神道就建在中轴线上,三起三跃,配上青石台阶,更加灵动活泼,富有生气。东西两侧围墙,与戏院两侧围墙对齐,显得更加规整。九十九级台阶(加上被拆除的下到剧院的39级台阶,神道共一百三十八极台阶。),含有中华民族至高至尊,长久完美之义。设置的两个卧牛,彰显着尧舜禹和人类祖先征服蛮荒,开创文明的崇高精神。华表,是由尧首创建立,原意是树一根木桩用来指路,或者表示广泛听取意见、博纳众谏的“诽谤木”,也称“恒表”。后来引申为守信公正、亲民光明之义。耸立在天安门前名为望君出、望君归的华表,则有更多寓意。这里的华表,则是对先贤们博采众议、守信公正精神的赞美和宣扬。建在上面两个平台上的、东西共四排厦房,据清道光年民间流传的《尧神庙唱本》说,是专为乡绅贤达们看戏用的。民国年间和新中国建立初年,曾做过学生们的教室。

        走进山门,是个不大的广场。广场南边,是与山门平齐一体的女儿墙,北边正对着献殿。东南角、西南角,对称座落着鼓楼、钟楼,三踏步基座,四方楼身,楼门相对,其余三面开着圆形花格窗户;宋式簇角梁构架,攒尖顶十字屋顶、飞檐翼角,垂挂风铃,使得整个钟鼓楼格外俊俏,彰显着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中间空地上,先后树立着两根铁制旗杆、一对铜鹤、一对三层铁铸纸炉,正中摆放着圆形铁铸香炉。

         香炉后面,就是三踏步基座、五开间的献殿。献殿人字抬梁构架,硬山屋顶、南北两坡流水,青瓦覆盖、脊兽压顶。青石柱基,圆形明柱,重楣、圆木檐额,显得高大宽敞。边上两间封檐,雕花窗;中间三间装着雕花大门,南北相通。献殿内方砖铺地,北门正中的上方,悬挂着几乎整间大小、解元游得宜题写的“山灵万代”的横式匾额,两边是由名人名家题写的“货财殖焉”、“神化宜民”匾额。据史料记载,游得宜,窑头镇北坡村人,雍正甲辰年解元,乾隆元年以同州府藉考取进士,善书。这说明,尧神庙是在游得宜中解元以后,中进士之前,也就是雍正甲辰年之后,乾隆元年以前进行了重修无疑。献殿内东西墙上,是根据《尚书·尧典》、《尚书·舜典》、《尚书·禹贡》等史籍绘制,歌颂三皇圣功伟绩的彩色壁画。殿内屋架也全部彩绘。出献殿北门,下两个台阶,对面就是神殿。

        神殿座落在庙宇的北端,也就是中轴线——神庙龙凤之脉的顶端,高高挺立在一米多的基础之上,是庙宇中最高大的建筑。听人们说,神殿基础这块地方,原来是向西北倾斜的坡地,比献殿和广场的地面要低得多,周围不是沟壑就是村庄,没有土源能把这里填起来。就在苦于没有办法的时候,一天早上,殿堂所在的整个山头直到窑头街西口,堆满了像小山一样的黄土。还没安装的两头石牛,则满身汗水、满脚泥土。正在人们惊奇的时候,有人跑来说,他家高低不平的两块地,被人在一个晚上拉走黄土,平整成了一块地。大家才惊叹,这些黄土,是石牛从五里之外驮来的!后来,人们把石牛取土的那个圪塔,取名“卧牛圪塔”。有了这些黄土,才填平了场地,垒起一米多高的神殿台基。台基南设有七踏步台阶,其余青砖砌面,条石压顶,显得更加高大、宏伟、庄严。台基前安装着两匹气势轩昂的铸铁马。

        神殿五开间五进,四周回廊,竖立着二十八根六棱体沙石廊柱,是庑殿式屋顶结构的方形建筑。廊柱和墙柱上,梁枋楣额同层层叠叠的唐式斗拱结合为一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有位年长者领着一些人来察看神殿等建筑,他认定这神殿是唐式建筑,并详细讲解了斗拱、梁枋、瓜柱与宋式建筑的区别),形成繁华精巧的托架,把屋顶高高的抬起,檐角形如飞翼,更显得出檐深远舒展,更显得回廊宽大舒敞。神殿门额上方,悬挂着“火食万方”竖式匾额。神殿内,四根直径一米多的金柱,架起三间长的粗大内额,与梁枋、檩、垫板、斗拱、瓜柱等木作件连成一体,层层相叠,构成八椽袱九架梁的屋架。东西歇山顶,丁袱梁顺枞串结构,阳马老角。显得神殿内宽阔高大、宏伟庄严。东西内墙,彩绘有尧舜禹三皇功绩图。正北面的神龛上,供奉着尧、舜、禹的坐像。神龛下东西两侧,分别供奉着四岳、后稷、羲和、皋陶、祝融、昆吾六尊塑像。殿内雕梁画栋,帷幔重重,更显得肃穆神圣。

        殿堂逾显肃穆神圣,供奉的菩萨就逾显神灵应验。相传明末大旱,连续几料庄稼未收。等到这一年初秋下了透雨,在外逃荒回来的人苦于没有种子下地。有个来尧神庙磕头的人,发现殿堂的香炉里装满了小麦,就一手撩起衣角,一手从香炉向衣角里抓麦子,谁知只抓了几把,香炉里的麦子就全成了灰。他又喜又惊,跑出庙门逢人便说,大家抓起他衣角里的麦子一看,是上好的麦子,就好奇地跑到庙里一看究竟,结果每人也是只得到了一斤多麦子。人们这才醒悟,香炉里的麦子是尧神赐予大家救荒的种子,不能贪婪。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窑头村近千户人家,居然从庙里不大的香炉里都取到了小麦种子,种到地里麦苗长得特别旺,第二年获得了大丰收。

         献殿和神殿的周围,植有槐树和柏树。听老人们讲,尧的夫人是鹿仙女,每年春夏两季,在早晚时晨,常能听到柏树发出鹿鸣的声音,人们把这里的柏树叫做“鹿鸣柏”。每年除夕和正月初一夜深人静的时候,周围村庄的人总能听到庙院里槐树发出的笑声,人们就把这里的槐树称为“夜笑槐”。对这些体现神灵的树木,虔诚的人们格外爱护,一年四季也总有浇水的、敬香的、挂红许愿的。有神灵的两棵树也特别能体现人性,长得几搂粗、几十丈高,枝繁叶茂。

        献殿和神殿东侧,是用围墙隔出来、有圆门相通的庙院。在神殿东北与庙院隔墙相接处,开着一处朝北的双扇门,与庙外的大路相通。门楼用青石、砖瓦镶嵌,显得小巧俊俏。庙院里靠近神殿的一侧,有一口名为“尧井”的水窖,是为了纪念尧掘井储水,造福民众的功勋。不仅给看守庙院和敬神上香的人们用水带来方便,而且给神庙建筑防火提供了水源。这口水窖一直使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才塌陷,由当时的窑头小学出资,用青砖重新修缮启用。庙院里坐北朝南建造有小庭院式的尧舜禹起居等一些纪念性、观赏性的建筑。靠院墙的东边,则是会客、议事用房。

        从庙院西南角靠近钟楼的地方,下一个直角型的坡道,是与庙院东西墙相齐的下一层院落。朝南有五孔窑洞,是看护人的起居之地,并有地道与上边庙院的建筑相通。

         尧神庙供奉的神像,尽管“尧眉八彩”、“舜目重华”、“禹身九尺”,其共建基业的几位大臣也个个身材奇特、长相怪异,但都是人类文明始祖,历史上确有其人、确有其事,老少妇孺,口口相传,耳熟能详、感同身受。人们对尧神庙就多了一份神圣、少了一份神秘,多了一些敬仰、少了一些畏惧,多了一份亲近、少了一份疏远。加之窑头村的人,大都是农忙种地、农闲务工。种地就得祭拜农耕之祖后稷;挖沙、取石、开矿、经商就得祭拜山岳宝藏、祭祀之祖四岳;“舜,陶于河滨”、“昆吾作陶”、“陶铸于昆吾”。烧制陶瓷、砖瓦、硫黄、石灰、黑矾还得祭拜制陶、冶炼铸造之祖昆吾;要让窑火、炉火、灶火旺盛,还得祭拜火神祝融。人们还说昆吾是煤窑开采之祖,在陶瓷窑炉特别是煤矿井下,不能喊“唔—”,喊“唔”就是对窑神昆吾的不敬,会出事故。要想万事如意、日子平安,还需要天文、历法、算法之祖羲和,刑律、大理之祖皋陶的庇护。更需要三皇尧舜禹的保佑。因此,矿山开张的、窑场点火的、求财的、祈福的、许愿的,经常来尧神庙烧香磕头。人常说,信则通神,诚则显灵。勤劳虔诚的窑头人也因此换来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年年发财、岁岁平安。十里八村的外乡人看得眼热,也常来庙里磕头烧香。使得尧神庙一年四季祭拜的人特别多,香火旺盛。

        正月二十,是尧神的生日,所以每年正月十六到二十,是尧神庙的庙会。这几天,尧神庙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烧香敬神的人络绎不绝,两台戏剧日夜演出,说书的、卖艺的、跑江湖的、贸易的各显其能,自不必说。单就窑头村各家各户,谁先谁后在神殿烧香,就是一大难题。这窑头村村大,分散居住在东西十多里、南北七八里地的范围,人口多,历来占全镇人口的四分之一多。为了挣得好福气,每到过年过节逢庙会,家家争烧头炉香,社社争当社火头,常常发生吵闹拥挤,甚至打架斗殴。为解决这一问题,曾尝试过以家族、自然村、行业为单位来祭奠,都未成功。后来定为以窑头村十个社为单位,按顺序逐年轮流执掌会主之职,负责当年的社火、唱戏、祭奠等项事务,事务办得不好,则赔偿会费并取消下一轮的会主资格。这样一来,庙会年年有新特色新花样,一年比一年秩序好、一年比一年热闹,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

         随着岁月流转、文明进步,尧神庙也在不断变化。上世纪二十年代,在新文化运动的带动下,长润镇(即现在的尧头镇。现存史料看,长润镇这个名称从唐代一直使用到1953年。是因为这里地处洛河两岸,依自然环境而起的吉祥名称。1960年区划调整,才把洛河西南一边的村庄调整给蒲城县管辖。)也占用尧神庙里的庙院这块地方,办起了长润镇小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五十年代初,分别在庙院的北墙处建起了两座二层的教学楼,拆除了神庙原有的小北门,在两楼中间修建了面北的宽敞的大校门,学校更名为澄城县四区完小。占用尧神庙紧西边的西集市场做操场,拆除了影响安全的石牌楼、仪门、石牛、华表、旗杆、鼓楼等,夜笑槐、鹿鸣柏也因为引起住校学生的夜惊,而被挖除(也有人说,用两棵千年古柏、几棵古槐卖得的钱,盖起了学校的东教学楼)。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扫除文盲、普及小学六年教育的需要,学校也随着镇名的改变(解放初,长润镇改为以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名为镇名,更名为窑头镇),更名为澄城县窑头完小,属县办重点学校,占用了除神殿以外的全部庙产。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拆除神殿里的塑像,办起了蒲城县(澄城县撤销,并入蒲城县)王庄人民公社窑头管理区民办中学班。至此,尧神庙没有了泥菩萨也就没有了烟火、没有了庙会。没有了尧神庙,天照样下雨,地照样打粮,人照样生活,煤炭、陶瓷各业更加发展、更加红火。

         1963年春,不知是文字改革的推动,还是人们对尧神庙的怀念或是对尧的敬仰,也不知道经过哪一级批准,窑头人民公社新改建的大门脑上的砖框横批里,首先将“窑頭人民公社”改写成了“尧头人民公社”。不过,刚开始使用简化字,书写的人竟在“尧”字上面多写了一“、”,错成了“戈”字头,过了好长时间,才用小刀将多余的一点刮去。经过多年的使用推广,终于将以陶瓷窑口而得名、使用了几千年的窑头村之“窑”,改为圣人之“尧”。至于“尧头”二字有什么深意,恐怕谁也没有仔细研究过,反正大家已经习惯这样使用了。

          随着人口增长、学生人数增加,窑头小学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尧神庙旧址终于容纳不下小学的师生,要重新选择新校址了。到了1963年秋季,窑头小学把五年级搬到距窑头街以东约二里多地,占用东岳庙庙院、又扩展十多亩土地的新校址上课,并开始拆除尧神庙的神殿、献间和戏楼。直到1965年底,才把上述建筑拆除完毕。用拆来的木料、砖瓦,在东岳庙校址上新盖起两排共六个教室、五间灶房,十几孔窑洞。梁柱额枋等大件木料则解为板材,解决了新学校全部门窗、桌凳、书橱、床板用材。尧神庙旧址上的建筑,只留有两座教学楼、旧窑洞和原来神道上的青石台阶。低年级的学生们仍然留在这里上课。原来挂在献殿和神殿的四块匾额,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竖立在神殿回廊里的明嘉靖年间、清雍正年间两块重修尧神庙石碑以及历朝历代重修、增修庙宇的众多石碑,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无情地带走了尧神庙的历史记忆,也无情地带走了窑头陶瓷烧制、煤炭采掘等等文明的历史记忆。只有清雍正年间刻制的尧神庙礼赞石碑,孤傲地耸立在原来尧神庙神殿的残留土基上。

          1968年底,尧头小学下放到尧头大队来办。就是在这旧址上修修补补,却容纳了三百多名学生读书,学校办得红红火火。应该感谢在尧头小学当民办教师的几位同志,他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用铅笔勾抹出了尧神庙礼赞石碑上“长润镇八景诗”的碑文,使之得以流传。1982年,大队财力雄厚,决定整修学校,拆除所有楼房窑洞,采取削高填低的办法,从高出神道起始的地方开始,用推土机把神道以上地方的黄土,全部推到东、西、南方向低洼的地方,完全彻底地改变了旧面貌,开辟了一个平坦宽广的新校园。清雍正年间刻制的尧神庙礼赞石碑,从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原来规模宏伟的尧神庙终于完全毁灭了。没留任何后悔,没留任何遗憾。只有南沟沿上两座戏台青砖背墙的残壁,艰难地记忆着尧神庙的存在和历史。


图片新闻

话说渭南丨探访尧头窑
(一)第一次去尧头窑,是从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