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ccyty2017@163.com   电话:0913-6019666
官方微博
扫一扫,一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官方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博!

尧头窑之白家祠堂

时间:2017-08-26 10:17:53          访问次数:0

祠堂是一个家族的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重要场所。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以外,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要在这里被教育和接受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公共场所,还具有多种用处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可利用这宽大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聚会场所。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还附设有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额高挂于正厅,旁边并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对联。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展示族人得过的功名。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自然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和一个家族,自己都建有家庙用以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家礼》一书中,就有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年时期“才允许民间联宗立庙”,后来只有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和家族,才可称为“家庙”,其余称为宗祠。

这里的白姓家族是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民至尧头镇白家城和红科村,在清代初年,白家出了一名官员,叫做:白天官。白天官,名意,字赤献,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2),顺治戊子年(1648)科举第十四名进士。官拜永宁州知州,监察御史,礼部主事等。他为官清廉,敢于为民直言。人们授予他“铁御史”的雅号。在他知州期间,有一年遭遇大旱,庄稼绝收,他上奏朝廷,开仓放粮,减租减税,接济灾民。由于他的“铁面冰心”、敢于直言犯上,并且受到同僚的弹拨,在他为官的仕途中,自然也免不了三起三落,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听信谗言,将他问罪处斩,年终七十岁。他的后人,鉴于他蒙屈受冤而不惜重金,将他的无头尸体,铸了个纯金的头,尸体才得以完整。又为防贼人盗墓,自京城到尧头沿路共建了100个陵园,每个陵园都埋葬了这他的一副灵柩,叫人分不清楚哪个是他的真陵,可谓是“以假乱真”,因而他的后人为了纪念他和宗族中有功德的人,于清雍正元年修建了这座白家祠堂。

我们可以从建筑形式上,看到左右两边各两个窑洞,中间突出来是一座正厅大房,两边对称,大家看它是不是像一顶官帽?所以,不难想象其中缘由,它也向人们展示着白氏家族曾经的辉煌。 

图片新闻

话说渭南丨探访尧头窑
(一)第一次去尧头窑,是从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