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ccyty2017@163.com   电话:0913-6019666
官方微博
扫一扫,一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官方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博!

@所有人 您有一篇“尧头窑调研报告”请查阅

时间:2020-07-03 10:13:35     来源:尧头窑有故事     访问次数: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9年9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来陕考察工作结束时讲话指出,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守护好文化遗存,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当前建设更高品质“美丽渭南”过程中,进一步加快黄河非遗“尧头窑”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尧头窑打造成黄河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先行示范区,正逢其时、意义重大。



为了加快尧头窑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管委会先后组织赴铜川耀州窑、江西景德镇、丽水龙泉窑、宁波越窑、宝丰汝窑、禹州钧窑、西部瓷都夹江、砂器荥经等地考察学习,先后走访了各地先进制瓷企业,拜访了各地陶瓷学者和陶艺大师。在机制建设、产业发展、市场营销、创新创业等方面,我们对先进陶瓷发展案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对比和剖析。对照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我们感到差距不小,对于下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扬长补短,探索走出真正适合尧头窑自身发展的科学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尧头窑地处渭北黄土台塬地带,作为黄河流域著名的窑口之一,是北方民间瓷窑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尧头窑制瓷历史长达千年,明朝澄城县志“澄城瓷砂始于唐(公元618年)”的记载是最早关于尧头窑的文字印证。

清康熙年间,尧头窑就有碗窑、瓮窑、黑窑、砂窑4个行业,其品种甚丰,涉及各种精巧的玩具与器皿,造型粗犷古拙,纹饰洗炼凝重,瓷胎厚重坚实,釉色纯净细密,粗中寓巧,朴而不俗,与官廷瓷器的高雅洁润、艳鲜甜媚旨趣迥异,曾一度行销各地,名声远扬。

清雍正甲辰科解元游得宜曾写诗《丹炉铸玉》:“百道玄云矗绛霄,祝融扇炭鼓炎敲,铸来白碗胜霜雪,奇贵休夸汝定窑”,以描述当年尧头窑市场的兴盛和瓷器质量的精优。

2006年5月,尧头窑烧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5月,尧头窑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8月,尧头村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2014年2月,尧头镇被国家住建部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6月,尧头黑瓷被全国质检总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非遗文化保护研究中,尧头窑被称为“中国原生态陶瓷活化石”“中国现存最大的天然民窑博物馆”

https://v.qq.com/x/page/p0944uunfpk.html

点击上方链接观看《中国第一民窑“尧头窑”》宣传片



虽然近年来“尧头窑”文化旅游产业在市县两级的高度重视下蓬勃发展,2018年设立了副县级的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管委会,相关配套工程加速推进,各项发展迈入了快车道,但与全国“先进窑口”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一)技艺人才匮乏且存在断层。目前,尧头窑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7人,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8人,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也没有系统的教学培训机制,黑瓷制作技艺几乎后继无人。同为2006年入列首批国家非遗保护名录的丽水龙泉窑,现有国家级大师4人、省级大师9人、市级大师20人,成立了中国青瓷学院,设立了大师园和创客园,建立了完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008年第二批入列国家非遗保护名录的禹州钧窑,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6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3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人;省级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156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人;市内有多家陶瓷专业培训院校和科研机构。而2011年第三批入列国家非遗保护名录的宝丰汝瓷,设立了平顶山陶瓷学院宝丰校区,强化人才培养,现有国家级大师18人、传统技艺名师15人,高级传统工艺师26人,县级以上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00余人。


(二)企业数量少且产业不兴。尧头窑目前无规模化制瓷工厂,主要是传统作坊式生产,仅存8家小手工制瓷作坊,且品种式样单一,设计缺乏创新,质量参差不齐,行业标准空白,价格随意性大,产能严重不足。加之,本地高岭土资源储量尚未探明和确权,产业化发展深度还不明晰

对比河南禹州,全市钧瓷生产企业已发展至18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9家,年产量220万件(套),年产值24亿元,从业人员达2.8万人。在2018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钧瓷位列“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工艺品类第1名,品牌价值达到285.48亿元。禹州市神垕镇,镇区建成3个各具特色的陶瓷工业园区和5个专业市场,生产钧瓷、炻瓷、高白细瓷等六大系列千余种产品,年产量达7亿件,产值18亿元。2019年10月,神垕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夹江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建陶基地,陶瓷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县陶瓷企业60家,生产线92条,年产能5.5亿平方米,带动上下游企业290余家,相关配套企业驻夹江办事机构500余家。产品涵盖各类中高档内外墙地砖、薄板陶瓷、卫生洁具陶瓷等。

(三)产品单一且缺少精品。黑瓷是尧头窑的特色之一,被称为瓷中“黑珍珠”,不同于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和禹州多彩的钧瓷,黑瓷个性鲜明,具有质朴、浑厚、简洁、大气的艺术风格,制作以碗、碟、壶等传统民用瓷具居多。

但是,因为传统技术的限制,现有技术和设备落后,生产出来的产品缺少精品,现有技师生产出来的作品艺术价值也不高,部分产品实用性和美观度较差,且价格与品质不匹配。景德镇、龙泉窑和禹州钧窑的大师作品均被列入APEC会议、博鳌论坛等历次重大国际活动的“外交国礼”,且市场价值不菲。其中,中国钧瓷文化园内孔家钧瓷的一件大师作品大多在20万元左右。

夹江陶瓷在大力推进陶瓷产业绿色发展、打造绿色智慧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同时,以科技创新为产业突破口,以文创陶瓷+功能陶瓷的创新为引领,开发出高科技含量、高艺术水准、高功能价值的碳纤维地暖陶瓷、石墨烯地暖陶瓷、艺术陶瓷等高附加值产品。

荥经县虽然只有砂器公司16家,门市50余家,每年销售产品却在200万件以上,年销售额已达到亿元以上。

(四)起步晚且支持力度不够。尧头窑陶瓷烧制技艺是2006年首批入列国家级非遗名录,2011年全面启动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建设,2019年正式组建管委会。但是,近年来省市相关配套支持政策缺乏,重点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尚未引起省市层面的全面重视。为加快陶瓷产业发展,景德镇市政府成立了“陶瓷局”(正处级)、“景漂景归局”(副厅级)和“招才纳智局”(正处级),全年游客数量高达3500余万,旅游综合收入280亿元,带动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人数22万人,全市各类陶瓷商铺7万余家,陶瓷商品种类更是高达700余万种。

浙江省政府专门出台推进龙泉窑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丽水市和龙泉市两级党委、政府持续推动龙泉窑发展,龙泉市也专门设立青瓷宝剑局,青瓷产值从2011年的1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近50亿元。

宝丰县专门出台《汝瓷产业发展意见》,设立1000万元的扶持发展资金。禹州市2007年4月成立了钧瓷发展委员会,出台了《关于促进钧瓷文化和产业发展的意见》。河南省成立了钧瓷管理委员会、陶瓷工业局等管理机构,颁布了《河南省钧瓷质量地方标准》和《河南省钧瓷艺术标准》;实施了《钧瓷原产地域保护》(现为地理标志认证);制订了《钧瓷行业管理办法(暂行)》。


(五)硬件配套不足且管理水平不高。尧头窑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持续性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没有主题博物馆。目前,部分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停滞,新游客服务中心尚未建成,绿化、亮化存在短板,吃住行游购娱等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对比铜川耀州窑,我们渭南境内主要途径国省道和高速公路,西禹高速出口和县城到达景区的道路,尚未设置完备的“尧头窑”旅游导引标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亟需提升。同时,专业化管理运营团队尚未组建,建、管、服能力亟需加强。

对比考察地,景德镇市建有中国陶瓷博物馆和国家AAAAA级陶瓷民俗园。龙泉市建有中国青瓷博物馆和吃住行购娱配套齐全的中国青瓷小镇。禹州市建有中国钧瓷文化园、钧瓷博物馆和被评为“中国钧瓷之都”的全国知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神垕古镇。宝丰县建成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汝窑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六)品牌影响不够且宣传推介不广。尧头窑虽然在市内和摄影圈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省内外的知晓度还不高,在陶瓷文化圈的知晓度也不高。在景德镇、龙泉窑、汝窑和钧窑等地考察时,多名陶瓷文化圈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行业知名的制瓷企业均表示对尧头窑了解甚少。

反观龙泉窑,因成功申报入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举办“世界青瓷大会”,设立国际非遗文化中心,龙泉青瓷被业内和国内外全面认可。西部建瓷之都四川夹江已先后举办三届国际陶瓷艺术节,举办两次中国西部瓷都陶瓷交易博览会,走出了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夹江陶瓷现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四川省著名商标13个,四川省名牌产品6个,乐山市知名商标13个;个体经营户达5000余户。

2014年,禹州市宣传推介钧瓷文化的42集电视连续剧《大河儿女》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钧瓷热。


“尧头窑”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依托尧头窑建设中国民窑第一县,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中国民窑传统文化中,我们必须围绕“时代特色+人民需求+人才引领+产业支撑”的发展理念,充分融合“文旅+”“物联网+”“生态+”等新要素,构建“作品艺术化+产品功能化”的发展思路,创新走出一条更加多元、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必将进一步弘扬渭南的乡土历史文化,提高渭南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渭南人民的自豪感。

(一)强化民窑文化保护传承。

找准尧头窑发展的思路和定位。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不应该只是文旅产业,还肩负着复兴传统民窑文化产业、构建新型现代陶瓷产业集群的历史重任。要通过举办中国民窑文化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陶瓷和文旅专家、知名陶瓷及文旅企业,探讨中国第一民窑的社会价值、品牌定位、发展方向和产业路径。要积极对接联系国家行业主管部委和中国各类陶瓷工业协会,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对尧头窑民窑文化保护传承和陶瓷产业全产业链深度开发进行全面考察论证和建言献策。

加强尧头窑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要启动遗址区文物保护和开发工作,规划筹建“中国民窑遗址博物馆(非遗研究院)”,展示尧头窑民窑悠久的历史、精美的产品和精湛的工艺。启动实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实施黄洛河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建设工作。


深度挖掘尧头窑文化内涵。对尧头窑民窑文化进行系统性梳理,编印普及性科普读物,推动民窑文化进课堂、进讲堂、进社区。启动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设,与全国艺术类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广泛开展研学游学,将尧头窑民窑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提升民窑陶瓷文化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二)重点抓好陶瓷产业发展。

系统加大省市统筹力度。将尧头窑的保护、开发、管理从县级层面提升到市级层面,整合市县两级力量,坚持“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融合发展方向,合力打造“现代陶瓷产业发展”新名片。研究出台省市全面支持尧头窑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制定尧头窑陶瓷产业发展和开发规划。

全面构建新型陶瓷产业体系。以现代陶瓷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文创陶瓷+功能陶瓷”为定位,打造高科技含量、高艺术水准、高功能价值的高附加值陶瓷产品产业链。文创陶瓷领域,依照“粗瓷艺术化+黑瓷功能化”的生产理念,充分引入数字成型、智能设计、3D打印等新技术,鼓励支持传统民窑手工作坊复兴,赋予民窑陶瓷艺术生命力和高附加值。功能陶瓷领域,侧重新材料和传统民窑陶瓷的深度融合,依托先进科研技术团队,实现新材料与传统产品的有效融合。特别是在关中地区煤改电取暖改造方面,实现陶瓷取暖产品最优解决方案。


精心实施筑巢引凤式招商引智。筹划建设大师园和民窑创客园,每年引进1-2名陶瓷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进驻,开设大师工作室。依托陶土资源、澄合电力中心工业热源和丰富优惠的“地下煤制气”工业气源,筹划建设陶瓷现代产业园区。借力借智,招引行业先进企业和各类陶瓷研究院所来澄,合作建设陶瓷原材料标准化生产企业和各类陶瓷产品生产开发企业,设立关中陶瓷技术研究中心,以此支撑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不断提升景区配套建设。

因地制宜,加快项目建设。利用国家“六保六稳”和文旅项目扶持新政策红利,争取发行债券,实现“贷转债”,撬动激活项目建设资金,加快完成尧头窑景区二期、三期基础设施项目,启用新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尧头窑黄土民窑风情精品泥浆浴度假酒店、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等项目,打造集遗址展示、黑瓷研发、文化交流、人才培育、产品贸易、旅游体验等为一体的国际陶瓷文化中心、中国陶瓷文化旅游基地。

绿化美化,提升景区品位。积极包装林业绿化和水土保持项目,申请上级资金支持,不断提升园区绿化水平。规划建设尧头窑水土保持园项目,引洛河水入园,建设水保灌溉基础设施。对遗址区周边荒山荒坡,按照景镇融合规划栽植经济及景观作物,试验建设彩色农业示范园和洛河花圃苗圃示范保障基地,全面系统推进园区生态绿化。

高标推动,完善基础配套。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建设标准,完善交通、消防、安保、金融、医疗、停车、网络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道342连接尧头窑景区道路和园区内观光环线道路建设,建成尧头窑景区中心客运站。在西禹高速及高速引线、主干道路沿线设置具有尧头窑元素的交通引导标识、旅游景区标志和公共信息标牌。

拓宽视野,推动创新融合。坚持把陶瓷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来打造,与芮国古墓挖掘出土文物文化充分结合,设计生产黑瓷乐器,组建黑瓷乐队,举办关中黑瓷民谣音乐会,真正将民窑品牌转化为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建设创新创业、创客云集的“澄城窑洞民居特色文化小镇”和“关中风情影视基地”,提升窑洞民宿开发建设和运营品质。发掘洛河流域餐饮文化魅力,创新陶泥、瓷浴等养生健康休闲游模式,增加游客体验效果和参与度。


(四)创新园区运管模式。

借外脑,提升管理水平。多方寻求合作,充分吸引上级专业国资和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可由县政府与投资方采用BOT的合作方式,共同组建投资开发管理平台,聘请行业内优秀专业管理团队,全面快速推进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的景区建设和运营管理。练内功,提升外宣效果。高标准策划国际、国内民窑陶瓷文化品牌活动,高规格举办民窑陶瓷文化论坛或民窑陶瓷创作大赛,在重要陶瓷产业城市开展“中国第一民窑”上门专题推介活动。在国内重点城市的机场、高铁站和宾馆设立宣传展位,在我市驻京、沪、深圳等各办事处和所有水盆羊肉店设立民窑黑瓷文化展厅(展位)和销售点位。多维度,营造浓厚氛围。开设宣传栏目、制作专题宣传片,推出一批展示民窑文化的影视剧、纪录片、舞台剧等。在城区公园、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民窑元素景观、广告版面等,统一标识、标牌、外观和商标。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黑瓷题材的文艺作品,通过报刊、网络、影视、抖音、微博、微信等,讲好民窑故事,让游客感受民窑文化魅力。


(五)构建民窑人才机制。

大力培养陶瓷后备人才,可采取与专业陶瓷学院联合办学的思路,引进相关专家教授和教学骨干,在渭南师范学院或者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院校开设黑瓷艺术系,进而组建关中陶瓷学院,专门从事尧头窑国家非遗项目的研究、开发、教学和培训。同时,在澄城职教中心开设黑瓷专业班,在尧头窑景区设立教学实训基地,与关中陶瓷学院形成全套递进式人才培养机制。邀请国内外陶艺界专家学者、高等院校教授,在尧头窑设立教学实训工作站,开展非遗项目的研究、开发、教学和培训工作。制定招才引智计划,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注重从各大高校直接招引陶瓷专业人才,满足陶瓷产业发展技术型、专业型人才需要。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尧头窑应该重点强化人才引领、产业培育、政策扶持、文旅创新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新动能的培育,进一步突出黄河非遗文化的教育属性,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陶瓷文化的轻松表达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在延续传统非遗文化的基础上,为关中现代陶瓷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容支撑,为建设更高品质的“美丽渭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李云鹏,澄城县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管委会主任)



图片新闻

话说渭南丨探访尧头窑
(一)第一次去尧头窑,是从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