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ccyty2017@163.com   电话:0913-6019666
官方微博
扫一扫,一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官方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博!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令:《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明年开始施行

时间:2021-11-16 08:25:16          访问次数:0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文化和旅游部令第7号,以下简称《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决策部署,加强和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文化和旅游市场实际情况,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规定》。


《规定》着眼于构建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共设9章37条,明确了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主体的认定与管理制度、信用信息的采集归集公开与共享制度、信用修复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承诺制度和权利保障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合理关联、保护权益、审慎适度的原则,确保奖惩措施与守信失信行为相当,成为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标志着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迈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及时出台《规定》将有利于发挥信用在支撑“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推动行业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规定》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令

第7号


《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已经2021年10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  胡和平  

2021年11月11日

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旅行社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实施信用管理,应当坚持依法行政、合理关联、保护权益、审慎适度原则,确保奖惩措施与守信失信行为相当。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的采集、归集、公开和共享,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修复,信用承诺和信用评价等活动。


文化市场主体包括从事营业性演出、娱乐场所、艺术品、互联网上网服务、网络文化、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等经营活动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业人员包括上述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等有关人员。


旅游市场主体包括从事旅行社经营服务、A级旅游景区经营服务、旅游住宿经营服务、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业人员包括上述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以及导游等有关人员。


第四条  文化和旅游部信用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包括:


(一)承担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拟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实施行业信用监管,统筹推进信用联合奖惩;


(二)组织起草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开展信用监督检查;


(三)承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相关工作,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主体认定工作;


(四)负责管理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信息采集、归集、公开和共享工作;


(五)负责管理信用承诺、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工作;


(六)负责建设管理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系统,负责信用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开展信用信息分析与监测工作;


(七)开展诚信文化建设,指导组织信用培训和宣传等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包括: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制度规范的组织实施,开展本行政区域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主体认定工作;


(二)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信用信息采集、归集、公开和共享工作,组织开展信用承诺、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工作;


(三)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诚信文化建设、信用信息分析与监测、信用培训和宣传等工作。


第六条  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各类单位和个人依法参与信用管理。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广泛、主动地应用信用报告。


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行业信用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对认定为失信主体的会员采取公开谴责、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等行业自律措施,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第二章  信用信息采集与归集


第七条  文化和旅游部建立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记录。


地方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负责补充完善信用信息记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信用信息有关工作。


第八条  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信息包括下列信息:


(一)注册登记、备案等用以识别、记载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的信息;


(二)司法裁判仲裁执行信息;


(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


(四)与其他部门实施联合奖惩的信息;


(五)信用评价结果信息、信用承诺履行情况信息;


(六)其他反映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状况的相关信息。


第九条  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谁管理、谁采集”的要求,依法依职责采集相关信用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违规采集。


第十条  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系统归集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信用信息。


第三章  失信主体认定


第十一条  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主体分为严重失信主体和轻微失信主体。


第十二条  文化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将其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


(一)因欺骗、故意隐匿、伪造、变造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证、批准文件的,或者伪造、变造许可证、批准文件的;


(二)提供含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禁止的内容,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受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吊销许可证行政处罚的;


(四)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等文化市场经营活动,特别是造成重大事故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应当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的情形。


第十三条  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将其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


(一)因欺骗、故意隐匿、伪造、变造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证、批准文件的,或者伪造、变造许可证、批准文件的;


(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属于旅游市场主体主要责任的; 


(三)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造成游客滞留或者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   

(四)受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导游证行政处罚的;


(五)未经许可从事旅游市场经营活动,特别是造成重大事故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其他应当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的情形。


第十四条  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将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应当遵守以下程序规定:


(一)告知。经查证符合严重失信主体认定标准的,应当向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送达《严重失信主体认定告知书》,载明认定理由、依据、惩戒措施和当事人享有的陈述、申辩权利。


(二)陈述与申辩。当事人在被告知的10个工作日内有权向认定部门提交书面陈述、申辩及相关证明材料,逾期不提交的,视为放弃。认定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陈述、申辩理由被采纳的,不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


图片新闻

话说渭南丨探访尧头窑
(一)第一次去尧头窑,是从尧头...